找到相关内容98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朝国语与梵音咒语、河洛话

    Arhat﹚阿那含果﹙Anagamin,不还﹚阿阇黎﹙Acarya﹚沙门﹙Sramana﹚比丘﹙bhiksu﹚和尚﹙亲教师Upadhyaya,邬波驮耶,和社──和上──和尚﹚优婆塞﹙upasaka﹚...

    圆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265551.html
  • 论禅宗无相戒的源流

    ldquo;优婆塞”等是渐次而须先受三归五戒等之后再受的菩萨戒。这样,“梵网”一系的菩萨戒法兼摄道俗,而“瑜伽”一系有约于出家的特征。慧能的《六祖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665746.html
  • 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

    尔时受持读诵《法华经》者,得见我身,甚大欢喜,转复精进。以见我故,即得三昧,及陀罗尼,名为旋陀罗尼,百千万亿旋陀罗尼,法音方便陀罗尼,得如是等陀罗尼。世尊,若后世后五百岁,浊恶世中,比丘、比丘尼,优婆塞、...

    徐文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4365817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4)

    ldquo;一切造善恶,皆从心想生,是故真出家,皆以心为本”的四句偈而发心出家的。随后,耶舍的父亲为寻其子,来到鹿野苑见佛,听佛说法而得法眼净,也虔诚的发心归依三宝,成为佛教最初的优婆塞。...国王大臣,下至一般庶民,更是陆续的纷至杏来,而且他们的发心归依三宝,都是自发自动的,立志参加这觉人济世的宗教运动。其在家信众的模范人物:著名的优婆塞,有摩竭国王频昆娑罗及阿阇世,憍萨罗国王波斯匿,频王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365957.html
  • 南山寺佛教史略

    为善男信女传授了五戒和菩萨戒。其传法门人有日丁、日喜、日宽、日城、日昌、日道、日漓、日淳、日乘、日来、日林等12人,传戒弟子有比丘僧,比丘尼、贰又摩那、沙弥僧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等七众200余人。...

    肖 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2666921.html
  • 以囹圄为道场——佛光山监狱教化的理念与成果

    传授三皈依典礼之後通常紧跟著传授五戒的仪式,二者齐受之人名为优婆塞、优婆夷。星云大师非常强调五戒的重要性,他认为:  我们看那些在牢狱中受刑的人,都是因犯了五戒,才失去自由  的。今日社会不安定,解决...

    浅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3467034.html
  • 瑜伽行派之「无种姓」思想初探——以《瑜伽师地论》为中心

    阐提者其义云何?佛言:纯陀!若有比丘及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发麤恶言,诽谤正法,造是重业,永不改悔,心无惭愧,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。  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、惭愧,不肯发露,于...

    释长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0867076.html
  • 大乘菩萨心行与佛教女性观

    女性脱离传统歧视解除身心束缚的理想和希望。  自性无分别  佛教信徒分在家优婆塞(男居士)、优婆夷(女居士),出家比丘、比丘尼四众。大乘佛教讲究行菩萨道,因又单分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二类。出家菩萨,即...

    杨孝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1167429.html
  • 神秘黄土地 三晋佛与道

    众称为“优婆塞”,在家女众称为“优婆夷”。有一段时期曾有过几乎全民信奉佛教,即绝大多数的妇女都成为“优婆夷”的时代。而今天“婆姨”的称呼正是过去“优婆夷”的简称或者说是从“优婆姨”演变而来的。  佛教...

    李镇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767740.html
  • 神通并非万能的几个故事

    之后,印度有一优婆塞(男居士),路上捡到一朵庵摩罗花,到了波罗提木叉寺,看见释迦佛像,非常相好庄严,心里忆念佛的功德,感动得心热毛竖,于是把这朵华献供于佛前。  他从佛殿出来后,问知客师,一华供佛,能...

    子 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967741.html